新书速递|温春来著《矿政: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出版
矿政: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温春来 著
2024年1月出版
118.00元|精装·496页
ISBN:978-7-5228-2359-1
后 记
1997年我从中大历史学系本科毕业,留系读研,学习中国社会经济史。在业师陈春声教授、刘志伟教授的指导下,我系统阅读了该领域的诸多经典论著。这些大著的奥义,彼时我未必能真正把握,但却在潜移默化之中形塑着我的学术成长。浸润在梁方仲先生手创的中山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传统中,我的第一个学术梦想就是能在此领域有所贡献,以不负老师之教诲。后来博士学位论文选题,阴差阳错走进了贵州西北部的彝族社会,探索中国大一统体制在西南的展开模式以及在此过程中非汉人群的主体性。看似远离了当初的梦想,但社会经济史的训练,仍然使我与许多既往的民族史研究者有所不同,比如以“编户”为核心去理解古代中国的“版图”与“疆”,以及对赋役的高度重视等。也正是在博士学位论文(即拙著《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部的制度、开发与认同》的前身)中,我用了相当大篇幅去讨论黔西北矿业与农耕的发展,如何因应、促进该区域从“异域”演变为“旧疆”。我的矿业史兴趣,实源于此。那时,我已经在思考如何跳出博论的框架探索清代矿业,让它从博论的附庸变为另一部著作的主体。中大历史学系在米、盐等方面已经有相当出色的研究,我“画蛇添足”来一本矿,也许不错吧。
我也曾设想并努力过,按照我已经驾轻就熟的区域社会史研究路数,集中探索清代铜、铅矿业与西南地区的开发,但我最终放弃了这一取向,理由有二。首先,虽然清代矿业的相关史料浩如烟海,但大体集中在官方的介入、管理、支配并运输铜、铅方面,矿区社会的史料则零零星星,大片空白。尽管我也曾翻山越岭,深入到云南、贵州、湖南的一些矿区进行田野调查,但所获远说不上丰富。因为矿工普遍贫困,缺乏读书传统,发了财的矿主则竞趋于交通要道上的城镇,所以矿区很少有碑刻、族谱等民间文献产生与留存,而且矿区人员的流动性很强,因此在田野中也很少发现有多代定居于此的乡民,村落长者所能提供的口述历史,上限大多不会早于晚清时期。这就使我不得不放弃区域社会史的研究模式,将我为完成项目而草就的近30万字书稿置于冷宫,永不出版,只是发表了一篇不成熟的小文《矿业、移民与商业:清前期云南东川府社会变迁》(《区域史研究》2019年第2辑),算是对那段艰辛愉悦的田野经历的一个纪念。其次,尽管我的基本史观与思维方式在读博时期形成后就未曾改变,也从未觉得有变更的需要,但探索不同风格的冲动却从未平息。这也是我的第二本小书《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尽管是《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部的制度、开发与认同》的姊妹篇,问题意识上一脉相承、前后相继,但在呈现上却有着重大差异的原因。现在,就让我以另一种风格,来写一部清代矿业史著作吧,可以不成功,但我必须尝试。
本书面貌如此,还与我留校工作后的经历密切相关,这就不得不说几位学者对我的影响了。
我很感激业师陈春声教授。老师公务烦冗,我面聆教诲的机会不多,但老师一直关心我的学术、事业与生活。老师是具有广阔胸襟与深刻洞察力且总能给人力量和信心的智者,我们每年均有见面机会,或长或短,每每给我学术及人生的启迪。
非常幸运,我毕业后还经常得到业师刘志伟教授的耳提面命。我们一般不会特意去讨论学术问题,但在各种讲座、学术会议、学生答辩以及日常聊天中,常常听到老师的真知灼见。这种面聆謦欬的教诲与讨论,其生动与深入,是读书无法比拟的。老师在论著与交谈中所展现的“贡赋(食货)体制”,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本书现在的面貌。
清代国家对盐业资源的汲取模式,始终是我探讨矿史问题时的参照对象。这完全源于黄国信教授的影响。国信兄是我本科时的老师,但后来我们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国信兄在盐业史方面造诣精深,他一方面深入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与思想并将其有机融入自己的思考中,另一方面非常自觉地将明清食盐专卖制度置于古代中国自身的市场与行政逻辑中来分析,在推动盐史研究的同时,促进了学界对中国古代经济运行机制的新认识。他关于盐的系列论著以及我们的多次学术讨论,对本书的问题与框架形成贡献良多。
国信兄还是一流的学术组织者,他非常有方向感地带领一批研究生,通过对盐场社会、销售市场两个领域的开拓与深耕,开辟了明清盐史研究的新境界。我们的学生是联合培养不分彼此的,因此我有幸深入参与了这些学生的成长过程:给他们上课,阅读他们的材料,走进他们的田野,讨论他们的论文。这些学生有叶锦花、李晓龙、徐靖捷、黄凯凯、陈海立、韩燕仪等,大多已成为高校教师,现在还乐于同我分享他们的研究。多年来,与他们的学术交流极大拓展了我对明清社会经济的认识。
基于我们这群人既有的研究成果,我和国信兄曾设想过,将这套丛书的主题定为“古代中国的物资控制与经济运行”,分别就不同时期国家如何汲取盐、茶、矿、马、瓷器、粮食、布匹等资源进行论述。当时我的博士生张楠林已大致完成对清代马匹调配问题的研究,加上我的矿史,以及国信兄的强大盐史团队,可以作为初步的基础。不过相对于我们的主题,成果还是太薄弱了,短时间内也无法求助其他学者写出相应的专著,2019年12月在西樵山的温暖冬日中讨论一下午之后,我们决定放弃,转而推出“新经济史丛书”。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马骏教授是我的老乡兼师兄,我们都曾就读于贵州省毕节第一中学,他对我有着兄长般的关心。马教授是公共预算、财政管理方面的顶尖学者,而且对历史兴趣浓厚。从他那里,我深刻意识到了国家岁入汲取模式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联,他关于中国从“自产国家”向“税收国家”转型的系列分析及政策建议,令我有茅塞顿开之感,而且其大作提供的参考文献,也是我重要的知识源泉。不过,马教授公务繁忙,我没有同他就本书的写作展开过任何讨论,所以在读到这篇后记之前,他可能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对本书的影响。
2015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度过了大约三个月的纯粹时光,这是科大卫教授与贺喜教授提供的机会,他们和张瑞威教授一起,令我的居港生活充满了温馨和愉快。在港中大,我大部分时间在阅读清代矿业史资料,并做了《清代矿厂的性质与税收》的学术报告,形成了本书的雏形。近年来,随着各种事务的增加,我已经不可能再拥有那么长的纯粹学术时光了。
感谢刘正刚教授!他在资料搜集方面给了我许多帮助。感谢黄菲教授,她帮我寻找了一些英文论著。感谢陈肖寒博士!他是学者,也是专业、敬业且高效的编辑。感谢柴承晶、管庆鹏、姚明辉、秦浩翔、杨贤毅、刘雅君、潘雅歌等“小朋友”!他们帮我核对了本书的注释、引文与数据。
本书从构思到完稿,已经远远超过了十年。成果依然很粗糙,但还是画上句号吧——是时候思考下一个问题了。
2021年2月初记于中山大学马岗顶
2023年6月补记于中山大学永芳堂
矿政: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温春来 著
2024年1月出版
118.00元|精装·496页
ISBN:978-7-5228-2359-1
国家的维系,有赖于资源的汲取。资源汲取的方式,对应着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传统中国国土广袤辽阔,地域差异千姿百态,在当时落后的交通、简陋的技术手段与信息能力的制约下,统治者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汲取资源呢?本书从重要性、稀缺性、交易费用、社会效果、国家的议价能力与多主体性等若干影响国家资源汲取模式的变量入手,结合开矿成本随时间递增的特点,通过丰富翔实的史料讨论清王朝的矿产资源汲取情形,在揭示清代矿政之模式及其内在缺陷的同时,论述了彼时国家治理的若干重要原则与面向。以上述经验事实为基础,本书进一步联系明清王朝对食盐、丝绸、瓷器、马匹等重要物资的汲取模式,结合15~18世纪国家转型的大背景,通过对“中央全面决定机制”“猜忌型决策”“行政造‘息’”“事例原则”等概念的阐发,揭示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温春来
贵州毕节人,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历史学系教授,研究领域为西南民族史、明清社会经济史、历史人类学、岭南历史文化,著有《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主编有大型资料性、学术性丛书“西樵历史文化文献丛书”。
目录
导言 国家的资源汲取模式/1
第一章 国家推动下的矿业兴起/20
第一节 逐渐走向开放的矿业政策/21
第二节 云南铜矿业的兴起/49
第三节 贵州铅矿业的兴起/72
第二章 资本问题及其解决/91
第一节 以民办矿业为主体/92
第二节 薄弱的民间资本/96
第三节 官方的资金借贷/101
第四节 道路的修筑、维护与运输风险/115
第三章 清代矿业税费政策/130
第一节 矿税的征收客体/131
第二节 矿业税费的基本结构/137
第三节 矿税中的银/174
第四章 官方收益的产生机制与数量分析/184
第一节 京师与各省钱局铸息/185
第二节 滇铜铜息/198
第三节 黔铅铅息/205
第四节 矿税与矿业总收益/222
第五章 成本递增与矿业衰落/226
第一节 生产成本的递增/227
第二节 官方收益的递减/232
第三节 最后平衡点/267
第六章 成本约束与各方博弈/288
第一节 矿厂监管体系/289
第二节 中央集权的难题/311
第三节 定额与变通:清代矿厂的性质/324
第四节 “事例”定税:清代矿业税费政策的实践机制/348
第五节 财权中央集中体制的破坏与矿业衰落/362
结语 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383
一、15~18世纪国家转型/384
二、贡赋体制运作的两个变量/391
三、行政造“息”/401
四、中央全面决定机制/405
五、猜忌型决策/415
六、事例原则/418
附录一 滇铜取代洋铜的过程/430
附录二 冶炉与矿硐之关系/443
征引文献/451
后记/475
图表目录
图5-1 滇省铜息数量变化趋势/263
图5-2 云南铸局铸息变化/266
图附-1 炉、硐毗邻的运输/447
图附-2 移炉就炭的运输/447
表1-1 蔡毓荣题明滇省矿课数/56
表1-2 贝和诺康熙四十四年第一次题明的矿课数/63
表1-3 贝和诺康熙四十六年第二次题明的矿课数/64
表2-1 100万两铜本的构成/107
表3-1 隐性税税率举例/161
表4-1 京局年铸钱成本与铸息/186
表4-2 云南钱局铸息情况(雍正—嘉庆)/189
表4-3 雍正至道光年间各省钱局开业时长(1723~1850)/195
表4-4 雍正至道光年间各省钱局铸息情况(1723~1850)/197
表4-5 滇省铜息的产生/202
表4-6 清代滇铜铜息/203
表4-7 黔省铅息(雍正年间)/205
表4-8 乾隆至道光年间黔省黑铅供应京局数量/207
表4-9 雍正至道光年间川省每年采买黔铅数量/216
表4-10 黔铅年平均铅息(乾隆—嘉庆)/221
表4-11 清代铜、铅之外的每年矿税税额/223
表4-12 雍正至道光时期铜、铅矿业年平均收益/224
表5-1 云南钱局铸息数量变化(雍正—嘉庆)/264
表5-2 官方的广西铜矿业收益/276
表6-1 部分铜厂厂员薪食银/293
表6-2 部分铜店管理官员养廉银及店费银/294
表6-3 咸丰年间滇省铜本缺额情况/367
表6-4 各省拨解1873年滇铜铜本情况/371
表6-5 各省拨解1877年滇铜铜本情况/373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历史学好书
编辑:周畅
审校:宋荣欣 李丽丽